待门关上,但闻一声爽朗笑声,那人弯腰侧身,自下而上跟她对视,眼神轻佻。
他左手扳着她肩膀,拇指在她衣上摩挲。
此人着赤朱宝相花纹锦袍,槐黄色腰带束腰,腰佩青金芙蓉玦。那玉珏破碎陈旧,衬不起他雍贵的装束。
再看他容貌,剑眉星目,面部轮廓棱角分明,予人凌厉威仪之感。偏两颊绯红,嘴角上扬,不至于令人望而生畏。
“郑姐姐,别来无恙。”他挑眉。
郑妤呼吸一滞,仓皇逃脱桎梏,跪下叩首:“陛下……”
“朕还以为姐姐认不得了呢……”李栩坐在她原先坐的椅子上,垂手摸她发髻,“起来吧,朕不喜欢你跪着。”
郑妤不动声色避开他的触摸,站起退远,跟李栩拉开距离。他已不是七年前的稚童,而是正值年少的帝王,他们之间应该要避嫌的。
“梨园人多眼杂,危机四伏,陛下当尽早回宫。”郑妤一板一眼劝谏。
“姐姐!”李栩挥袖,“朕被皇叔一人管东管西已不堪重负,你能不能别像他一样。”
“陛下此言差矣,燕王殿下……”
“住口。”李栩不顾身份捂她的嘴。
郑妤下跪认错:“臣妇失言,请陛下责罚。”
“你……你!朕这次不是偷偷跑出来的,侍卫皆在暗中保护,你不必担心。”李栩无奈坐回去,“今日是你生辰,皇祖母在寿宁宫设宴,她想见你。”
第43章 闹剧
每逢今日, 寿宁宫总要挂上红灯笼,七年里从未间断。
“太皇太后说,这样就好像姑娘你从未离开过一样。”韦姑姑抹泪哽咽:“太皇太后一直在等你回来。”
郑妤抬头望着红灯笼, 蜡烛扑闪扑闪,闪得眼睛酸涩。她阖眼,悄悄背过身去擦拭眼泪。
寿宁殿如故,布局陈设数十年如一日,不曾变过。
就好像, 宫殿的主人害怕一睁眼就觉得缺了什么似的。
崔芷沅倚在榻上整理旧物, 她白发多了不少,远远看着发髻已成银灰色。
“燕燕回来啦?”崔芷沅收起玉镯搁在案上, 朝她招手, “来, 过来,让姨母好好看看。”
她双腿似灌了铅,迈不过高高门槛, 只呆呆站在门外。嘴唇也像沾染浆糊般, 紧紧黏在一起, 嘴巴张不开,发不出一点声音。
“姑娘,进殿吧。”韦姑姑戳她手肘。郑妤点头, 提起裙摆, 艰难跨过门槛, 踩着小步走向崔芷沅。
于一尺开外止步, 郑妤蓄着泪, 屈膝,跪拜, 问安。
“你这孩子……”崔芷沅又好气又好笑。
外人皆道这女娘乃闺秀典范,是块母仪天下的料。但在她看来,大可不必事事循规蹈矩。
她素来是这样跟燕燕说的,可这孩子一根筋,总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,还将女官说的冠冕堂皇之言奉为圭臬。
崔芷沅有些后悔,过早定下他们的婚事,或许反倒害了她。若非准燕王妃的担子压在肩上,燕燕便不必对自己严加要求,可以活得更加率性。
“起来起来。”崔芷沅牵着郑妤落座。
崔芷沅摸摸郑妤的脸,又拍拍她的肩膀,感慨万千:“瘦了。”
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。就像母女久别重逢,母亲心疼女儿际遇,担心女儿吃不好穿不暖,说多了难免显得矫情,最后都简化成一句“瘦了”。
“是瘦了点,但身体健康,太皇太后不必担心。”郑妤含泪浅笑,“且天下多少女子苦于肥胖,瘦了也好。”
“好什么好!瘦脱相了还好啊?你瞧瞧如今这面黄肌瘦的模样,一点都不可爱。”她揪住郑妤脸颊上为数不多的肉,嗔笑道。
两人对坐,闲话家常。崔芷沅问通渠,问望楼,问一些丹阳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,半句没提她的婆家,也没提起李致。
天色陡然暗下来,顾歆进殿来请她们移步。郑妤取下披风给崔芷沅披上,搀扶她下阶。
宴席设在凤仪水榭,郑妤担心崔芷沅受凉,提议道:“秋夜凉,不如将宴席移至殿内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