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ruochuxs.com

北朝帝业 第111节(2 / 4)

境域之内,一旦强兵撤离,匪徒们就极有可能卷土重来,劫掠报复,到时候受害或许会更深。

李泰听到这质疑声,示意那人先行落座,看了一眼上席的宇文导,还是决定将他的实力再作展现。毕竟瞒也瞒不住,而且精兵总要有一个精兵的样子,总不能募兵这样严格,结果一人发根烧火棍。

于是他便下令将前所接受独孤信赠送的甲马器杖摆列出来,等到这些骏马良兵一亮相,校场内外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,就连宇文导都忍不住将身躯前探张望一番,口中则感慨道:“李郎真是储蓄丰美啊!也唯有优中选优的勇壮乡士,才配得上使用这些骏马良械!”

“上命所使,忠勤于事,逢此道沉贼猖之世,唯有毁家纾难,才可家国两存。前事者以此教我,我自当循此而行!”

李泰正义凛然的说道,不管别人作何感想,起码他跟独孤信的私相授受是心向光明的。

其实他也是对于古代大一统、制度有恒的观念太深,心里对于私蓄甲兵这件事不能完全看开。

但诸如宇文导之类本就生长于这种环境、耳濡目染下成长起来的乱世土著,可能还真的没有集权防私的概念,起码不会太强烈。毕竟饭才刚吃饱,也不能奢求顿顿四个菜。

他见宇文导并没有就此继续质询的意思,便又对在席诸郡县官员们说道:“我部曲虽然不以众胜,但坚甲锐刀、长槊劲弓,游击千里亦旦夕之内!安乡靖土,义不容辞,除贼勿尽,不留后患,马前箭下,不容贼迹。”

他这里话音刚落,诸席中便响起了拍掌喝彩声。狂言谁都会说,但若有足够的实力做背书,再大的话也不可谓狂,因为本身就是实话。

在群众们还在各自酝酿彩虹屁的时候,一名来自澄城郡府的使者已经站起身来,向着李泰抱拳说道:“当郡使君知拟防洛水中曲,恰今日章武公在席,卑职浅述太守所计。愿以石城县沿滨为防城所在,并给公田五十顷以供防城军人衣食!”

李泰听到这话顿时一乐,这些郡县官员们也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。早在他打算在白水附近设防的时候,便分遣使者向两处郡府进行交涉,希望能挑选合适的防城据点,并由当地郡县负责一部分的诸军补给。

但这两处郡府给予的回答都是含糊其词,既不直接答应,也不明确拒绝,只说要请示华州州府,有了州府的明确指令,他们才好调度事宜。

李泰还没来得及跟宇文导替这一茬,澄城郡使者便先表态了。无非是发现李泰的确是兵强马壮,而且还部曲精简,能够获得武力保障的同时,供养的压力还不大,那当然要往自己这方揽了。

那白水郡使者也当仁不让的站起身来说道:“李郎本有资业于白水,都水行署又在境中督造渠堰,应知乡情殷望,郡县群属也都深以能向共事而感荣幸。何况今秋大阅行于白水,营垒人事一应俱全,郡中役力任使,筑城不需久时,恳请章武公与李郎明鉴慎裁!”

看到两郡使者争抢着要让李泰于其境中设防驻军,宇文导一时间也有些无语,略作沉吟后只是摆手笑道:“今日入乡只是观看,李郎督部军事并非州府案事,何处设防由其自决,与郡县交涉事定之后,再告州府即可。”

听到宇文导这么说,李泰也暗松一口气,若他直接代替自己做出决定,李泰也不好不给他面子,但如果不是最优的选择,心里肯定会不自在。

宇文导作为宇文泰的接班人,这和稀泥的本领也是颇得真传,不会强夺李泰的话语权。如果李泰在这件事情上没有选择权,那无论设防何处,主观上的能动性无疑会大打折扣。

第0182章 关西匪患

商原庄里这一场选募,最终选定了三百出头的乡勇为李泰的新部曲。

这三百多人身材高大且不说,多数都能力开三石之弓、负重百斤疾行不在话下,关中尚武,也都略有行伍经验。唯一有点问题的,就是真正骑术精湛的不多,堪堪只有三四十人能够达到骑射标准。

毕竟养马对关内普通百姓而言,还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。就连参加过沙苑之战,跟随李泰入关的老卒刘三箸,都完全不通骑术,更不要说这些刚刚征召上来的新卒。

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,这些新卒本来就需要进行操练,然后才能上阵杀敌。

新卒的操练,大可以交付给贺拔胜留给李泰的那些老卒。这些老卒多有伤病在身,已经很难再披甲上阵,但过往的戎旅经验还有,繁重的体力劳动胜任不了,安排训练新卒正可发挥余热。

这三百多名乡勇,有的是豪强荫户、有的是失地百姓,出身均田户的也有。不过宇文导和郡县长官都在此,可以直开方便之门,倒是免了再作交涉的麻烦。

乡团之与禁卫、六军等正式的武装力量,除了兵源和组织形式不同之外,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别就是,禁卫与六军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,乡团除了训练和作战之外,还要兼职生产。

豪强的私曲武装介乎二者之间,甲马器械与给养都需要自己筹措。豪强军头们各自丰俭不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