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ruochuxs.com

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o6节(2 / 3)

沈持睡着没有:“大人。”

“出什么事了?”沈持还没有睡熟,听见声音转醒:“进屋来说。”

“大人,您还记得前一阵子去儋州府的公公吗?”赵蟾桂说道:“让他干儿子丁逢给大人送东西来了。”

“我记得,”沈持说道:“是宫中的丁公公对吧。”

丁吉回到京城,忙完周淑妃的生辰,又赶忙打发人给沈持送了丰厚的谢礼来。

“大人,咱不能见啊,”赵蟾桂又翻出他的绘本:“……第三种人不能亲近呀,不是男人的男人……”

沈持皱眉:“赵大哥,往后该学珠算了。”

赵蟾桂听了面色痛苦地挠头。

沈持:“……”

等新知府就任,就让这孩子回去一趟,在家里成个亲,老大不小了天天看话本也不是个事儿。

沈持微整官服迎出来:“丁公公。”

“唉哟,”丁逢见着他晓得眼睛眯成一条缝,缩着肩半垂着头——宫中太监惯常的体态:“沈大人,多日不见了。”

先前他去樊武客栈传旨见过一回,一晃就好几个月过去了。

沈持:“公公远道而来,快请进屋坐坐。”

丁逢一俯微仰一笑,声调细但沙哑,许是赶路赶的:“咱家是办事路过黔州府,给沈大人捎句话,咱家干爹说,日后沈大人回京他定有重谢。”

“那么,”沈持拱手道:“在下先谢谢丁公公了。”

“咱家公公高升了,”丁逢拿眼睛瞟着沈持:“上回立了大功,封了从二品的殿前公公。”

沈持:“……”他不懂宫中太监什么品阶又如何高升,只是好奇,从二品的公公和从二品的官员见了面,谁为尊呢。

还有,去接一趟绣娘能捞到这么多功劳?

“这次儋州绣娘里头有个女子,”丁逢继续说着丁吉的功劳:“甚得陛下欢心,见了一面便封为才人,她日后飞上枝头也会记得大人的恩情。”

沈持:“……多谢公公吉言。”

第109章

丁逢小而干的身子罩在宽大的太监袍服中, 他站在沈持对面,晃眼一看,仿佛是洗过的衣裳晾在低矮的衣架上:“话儿都带到了, 咱家不敢多留,告辞了沈大人。”

沈持送他出去:“那在下便不留公公了, 公公慢走。”

送到门口,丁逢说道:“沈大人留步吧。”沈持拱手目送他走。

谁知道就在这时候, 他又忽然回过身来凑近沈持说道:“沈大人,听说吏部选了光禄寺少卿周大珏前来接任黔州知府, 很快就要发公文了。”

周大珏。

这人是禄县人, 是沈持的同乡, 在当年是出了名的神童。

“多谢公公告知。”沈持微微笑道。

这是告诉他快要离黔回京了吗。

送走丁逢,沈持回到府衙将丁吉送的礼检查一遍, 满满一大箱子都是京城的一些土仪特产, 精挑细选给足了心意,又不值什么钱, 让收礼者不会落下诟病, 人情世故做到极致, 叫谁都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。

“大人,”赵蟾桂问他:“这个咱们收下?”

沈持眸光微动:“挑拣一些送给韩大人,余下的分给其他人。”

赵蟾桂拿出本子,一样一样记下来。

沈持则在写信, 五月份从禄县出来的时候, 孟度正在病中, 他心中一直有些担忧,因而头一封信是写给他那嫡室孟夫子的,他在心中说了铜仁县朱砂矿的事情, 又说了黔地的风土人情,拉拉杂杂写了半天才搁笔。

缄封后,他挑了一根云纹紫金砂发簪,打算一块儿寄送。想了想又在信中添了一句“我与先生,夙期已久,废话不多说啦。”,弄好后,他又给江载雪和裴惟写回信,祝贺两位挚友高中桂榜云云,每人附赠紫金砂文昌笔一支,三寸来长的大小,可把玩可当挂件,预祝二人在明年的春闱中早登科。

……

最后一封信,沈持是写给王渊的,他斟酌着词句,从工部观政到暂代黔州知府,向先生请教官场的种种事宜,一直写到当晚的二更天,装入信封之前扫一遍,没有什么感情似的,字里行间都很理性疏离,他在心里笑了笑:他跟王渊这才像师生,而同孟夫子,似乎更像父子。

他手写的这些信,与朱砂发簪、小物件儿等等,明日将一道交给驿站,送到各惦记的人手里去。

信发出去后,沈持在休沐日带了一回紫金砂发簪,微服到街肆上去逛了一逛。

紫金砂发簪果然醒目,就那么一会儿,不知多少人盯着他——和他的发簪看。

沈持面皮薄,受不住这么多人看他,用自嘲“别在我身上发生看杀卫玠的悲剧”来掩饰他微微的腼腆,很快回府衙去了。

没几天。

“沈大人,”为他雕刻朱砂物件的王崧良忽然来了,见面就惊慌地跪地求饶:“沈大人饶命。”

沈持:“……”这是出什么岔子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