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ruochuxs.com

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86节(1 / 3)

……

八月黄草生时,史家向朝廷上书,请求让史玉皎解甲,水到渠成,皇帝同意了,还赐她依旧享受三品武官的俸禄,又说道:“史爱卿年轻,在家里闲着也不是个事儿,回京后朕再给她安排个差事。”

史家:“……”不过好歹能回京了,怎么都成吧。

随后,吏部下发召沈持回京的公文,连同兵部给史玉皎的一道送达昆明城。

沈持夫妇二人接到公文后,开始着手回京事宜。

赵蟾桂:“大人,咱们在鹤州府还有一座宅子呢,卖掉吗?”沈持这才想起来:“赵大哥,你去一趟,卖了吧,所得银子就不用拿回来了,遇到老弱贫困的,给他们便是了。”

那宅子不贵,但有他住过的名头,吉宅,应当好出手。

赵蟾桂应了声“是”,提前去黔州府卖宅子。

唐注近来正忙着建官学,听说沈持要走,道:“大约十一月份官学就开学收学生了,沈大人再等等那一天吧,亲眼瞧瞧。”

沈持:“官学还缺个大儒来讲学是吧?”他笑道:“这回我可请不动了,赶紧走人避开这事儿,唐大人自己发愁吧。”每个官学开学,按照惯例头两年都要请位名儒来授课,像鹤州府就请了王渊。

唐注:“唉哟,瞧沈大人说的,下官哪里是那种人……”其实他还真想让沈持出面给昆明府官学请位大儒前来执教呢。

沈持为了不叫唐注打他的主意,等九月底办完事,与史玉皎双双骑马离滇。他们商量好,也向朝廷告了假,先回禄县省亲,而后再回京城。

那日,夫妇俩没有惊动别人——提前挨个辞别了,只让史玉展来送他们。

长亭外,官道旁,史玉展骑着马跟着他们,依依不舍地问:“姐,姐夫,你们真要走啦?”

他还想在他们身边再待上两三年呢。

沈持:“嗯,以后只有你回京探亲的时候见面了。”说完这句话他的鼻子酸了酸:“回去吧,照顾好自己。”

史玉展抹起了眼泪:“姐夫……呜呜,我舍不得你走。”

沈持:“……”

史玉皎跳下马给他擦着眼泪安慰:“好了,你姐夫说不定还会来这里办差的……不哭了……”

越哄他哭得越厉害。

“史小将军,”忽然,远处,一兵士骑马奔来:“左土司骑着大象来昆明城找你了……”

左当归来了!

一瞬,史玉展抓起手帕擦了个脸,飞快翻身上马:“姐,姐夫,再会。”话说完,人也快跑回去了。

沈持和史玉皎相视一笑,齐翻身上马,正要奔驰而去,忽然,身后一个十几岁挺鼻深目的小子追了过来:“沈大人,我今年就要去官学念书,以后一定会去京城找你的。”

“我等着你。”沈持说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“白准。”那孩子朗声说道。

他身后,不少百姓跑过来:“沈大人,史将军,怎么不跟咱们说一声就走了。”

历经两年又八个月的治理,滇地的经历已经收尾。沈持不记得他们,但是此地的人记得沈持,他们听说他要回朝,追过来恭恭敬敬地对他长揖施礼,说着祝福他的吉利话。

对这位容貌瑰丽的年轻官员,他们是满怀感激与敬畏的。

沈持很是动容,他下了马,还了他们一礼:“后会有期。”说完又上马离去。

两人快马加鞭,不到两日就到了黔州府境内,歇息一夜,与赵蟾桂汇合后继续赶路回禄县。

第192章

一路上, 日出而行,日落而入驻驿站,越往北走, 天气越寒,过了长沙府, 孟冬十月,繁霜霏霏, 他们都换上了棉袍。

十日后到了秦州府,北方徘徊, 正遇上今年的头一场初雪, 马蹄踩在雪地里嘎吱嘎吱地响。

秦州知府换了人, 与沈持不相熟,于是他没惊动当地的官吏, 只歇息一晚后直接回禄县, 没有给他们拜访、招待的机会。

又走了一日,到了禄县进城后, 看见一人骑在驴背上喝酒, 沈持定睛一看是文丛, 这么多年这人都没有升迁过,好像被朝廷遗忘在这里似的。

沈持对史玉皎说道:“当年我还是从文大人嘴里听说你到西南去领兵了呢。”

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。

“那年你几岁?”史玉皎笑着问他。

沈持:“十一二吧。”

……

他们穿着常服走在县城的街道上,好多人都看他,只觉得这个后生眼熟, 长得俊俏, 却猛一下想不出来这是谁。

跟在他身边的女子虽然穿着大氅, 但那背影好俏丽啊。

等他走过去后,他们恍然想起来了:沈状元,是七年前考中状元归来省亲的沈状元啊。

等他们反应过来要打招呼时, 沈持已经走远了。

到了县城,赵蟾桂回赵家去。沈持和史玉皎夫妇二人到没玉村探亲。

他们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