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,说道:“回禀陛下,依民女浅见,此举之意,大略可分为三点。”
“其一,陛下心怀天下女子,欲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。长久以来,女子总被困于深闺,只能依附他人而活。陛下开设女科,无疑是给了我们依靠自己的机会,让我们能在这世间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,不再仰人鼻息。”
“其二,古往今来,女子虽受男子压制,却在才学方面丝毫不输男子。可一直以来,女子的才华被埋没,无法施展。陛下开设女科,正是为了打破这一禁锢,让女子的学识得以绽放。”
“其三,此乃民女的大胆揣测。如今朝堂之上,官员皆为男子。陛下开设女科,想必是有意让女子步入仕途,参与朝政。”
此女的回答条理清晰、切中要害,句句都说到了赵祈的心坎里。
赵祈心中大悦,微笑着点头道:“你所言不差。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民女姓苏,名秀。”女子回答道。
“家中还有何人?”赵祈接着问道。
苏秀微微低头,神色有些黯淡,说道:“民女双亲已逝,夫君也早早离世,如今身边只有一个女儿。”
“那你现居何处?”
“民女同女儿住在如意居。”苏秀答道。
朱宝贞在一旁适时解释道:“如意居是盼兮姑娘新开设的客栈,主要供往来客人住宿。”
这时,另一位名叫李月的女子上前一步,说道:“陛下,苏姑娘提到的第一点,正是民女的亲身经历。民女原本要被家中双亲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子,看到张贴的榜文后,民女乔装打扮,收拾行囊,偷偷离家。如今双亲听到民女入选女科,也不再逼民女成婚了。”
这姑娘不问自答,真是好胆量。
赵祈赞许地看了她一眼,说道:“入了宫,只要没有朕的允许,谁也不能强迫你做任何事。”
朱宝贞接着引荐道:“陛下,这二位姑娘是本次武试入选的人才。”
“民女名叫韩木兰,来自西平县。西夏侵犯西平县时,民女家中父母兄嫂皆不幸遇难,只留下民女一人。民女当时恰好进山打猎,才侥幸逃过一劫。”
“西戎贼子,朕定不会放过他们。女子习武本就少见,你的武艺是谁传授的?”
韩木兰回道:“民女父亲和兄长都是西平县的士兵。父亲武艺高强,又熟读兵书,从小就教导民女和兄长习武。民女进京后正想找些事做,恰好看到女科选举的榜文,便报名应试了。”
赵祈又将目光投向另一位女子。只见她身高五尺六,体重足有一百八十斤,体态魁梧壮硕,浑身散发着强大的力量感,一看就是一员猛将。
能被朱宝贞选中,想必武艺十分高强。
“民女武娇娇,是京城人士。民女的武艺是父亲及其军中同僚传授的。”
“你父亲如今在何处任职?怎么不早些将你带来见朕?”赵祈问道。
武娇娇神色哀伤,“父亲曾追随叛王将领盛羽,后被叛王杀害。母亲受不了打击,一病不起,也随父亲去了。”
听着这些女子的悲惨身世,赵祈心中感慨万千。
她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你们往后好好为朕效力,做朕的股肱之臣,为大周社稷尽心尽力。也要为天下女子树立榜样,让她们看到,女子也能顶天立地,有所作为。”
众人纷纷跪地,齐声说道:“民女谨遵陛下教诲,定当全力以赴!”
第二日,朝堂之上赵祈依次见了男科的三甲。
此时,女科入选的二十人,正与男科入选的进士一同在殿外静静候着。
朱宝贞踏出一步,拱手奏道:“陛下,女科文试选拔出十八人,武试选拔出两人,不知陛下对她们作何安排?”
“武试的这两人,安排到朕身边,担任御前侍卫。文试的十八人,则与男科试子一同进入翰林院学习。”
话音刚落,高晋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,大声谏言:“陛下,此举万万不可啊!翰林院多年来一直都是男子出入的地方,如今骤然让这些女子进入,成何体统?这简直是坏了祖宗规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