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ruochuxs.com

翦商(出书版) 第37节(2 / 5)

业,即便登上了周王之位,也不敢启用自己的纪年,仍延续着文王 受命以来的年号。他没有通神的能力,只能祈望父亲的在天之灵继 续护佑周邦。

武王最信任的臣僚,首先是岳父吕尚,自然由他继续担任武王之 “师二负责和商朝有关的一切事务;其次是弟弟周公旦,武王的主要 助手。周公的“周”是狭义的地名,取自周旦的封邑,可能在周原西部, “文王大宅”以西约30公里的今岐山县周公庙一带。

从武王继位到周灭商,时间并不长,只有短短的四五年。关于 武王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,西周时人撰写过一些零散历史篇章,到 孔子编辑“六经”时,符合儒家理念的被他编入《尚书》的《周书》, 而那些没有入选的则被汇总成《逸周书》,顾名思义,是这些“散落 的周代文献”没能进入正式的《尚书》之意。

在传世的儒家经典中,周灭商可以说是顺天应人,毫无悬念。但《逸 周书》不同,在它的叙事中,周武王充满着对翦商事业的恐惧,经常 向弟弟周公旦寻求建议和安慰。武王二年一月,他曾对周公旦说:“哎 呀,我每天每夜都担心着商朝,不知道以后到底会怎么样,请你给我 讲讲如何履行天命

维王二祀一月,既生魄,王召周公旦日:“呜呼,余夙夜忌商, 不知道极,敬听以勤天命。”(《逸周书o小开武解》)

武王三年,他有次得到情报,说是纣王已经下决心讨伐周邦,信 息来源很可靠,又是首先召唤周公旦商议对策。

王召周公旦日:“呜呼,商其咸辜,维日望谋建功,言多信, 今如其何?”

还有一次,武王梦到翦商计划泄露,纣王大怒,从梦中惊吓而醒, 再次派人叫来弟弟周公旦,对他谈起了心中的恐惧,说盟友实力弱小, 还没做好准备,周邦现在无力和商朝展开决战,当初父亲称王及反商 的计划会不会过于不自量力。

维四月朔,王告儆,召周公旦日:“呜呼,谋泄哉!今朕寤, 有商惊予。欲与无口,则欲攻无庸,以王不足,戒乃不兴,忧其 深矣!”

联系当时商朝的境况(商王朝廷已经无法正常履行职能),武王 的表现实在过于失常。想来孔子之所以没有把这些篇章选入《尚书》, 可能也是觉得不太严肃。然而,结合殷墟考古(包括距离周人很近的 老牛坡崇国遗址)呈现的真实商朝,对于文王父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 的心理创伤,以致后半生都无法摆脱,今天的我们或许可以多一些理解。

或者说,武王的惊恐反映的是这样一个事实:他并不完全相信 父亲那些沟通上帝的传说。商王家族世代向上帝献祭,贡品丰富得 无以复加,上帝难道不是会优先保佑商朝吗?翦商难道不是逆天悖 伦之举吗?

兄长周发频频被噩梦缠绕,但周公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,只能尝 试用梦来缓解。他宽慰周发说,母亲大姒曾梦到殷都生满荆棘,这是 上天降下的商人将亡之兆,所以,虽然上帝享受了历代商王的祭祀奉 献,但他不会因这种小小的实惠而偏袒商王。

为使自己的解释圆满,周公还重新定义了 “德”的概念。在周 公这里,“德”已不再是《尚书o盘庚》里商人的那种无原则的恩惠, 而是所有人生活在世间的客观道德律,如孝悌长幼、中正恭逊、宽宏 温直等。2上帝只保佑有“德”之人,也会替换掉那种没有“德”的 君王或王朝,以有德之人代之。所以,只要武王努力修“德”,就一 定能在上帝福佑之下战胜商王。

除却对上帝是否存在以及周邦实力的担心,武王还有一个隐忧: 目前的盟友太少,只要不公开与商朝为敌,就不可能吸引更多的盟军, 但过早公开,又可能招来灭顶之灾。这让武王左右为难,夜不成寐。

维王一祀二月,王在郢,密命。访于周公旦,曰:“呜呼! 余夙夜维商,密不显,谁知。告岁之有秋。今余不获其落,若何?”

周公曰:“兹在德,敬在周,其维天命,王其敬命。远戚无十, 和无再失,维明德无佚。佚不可还,维文考恪勤,战战何敬,何 好何恶,时不敬,殆哉!”

经过周公一番解梦开导,武王勉强保住了信心,准备采取最稳妥的路 线,“夙夜战战,何畏非道,何恶非是”。(《逸周书o大开武解》)

周文化和商文化很不同,族群性格也差别很大。商人直率冲动, 思维灵活跳跃,有强者的自信和麻木;周人则隐忍含蓄,对外界更 加关注和警觉,总担心尚未出现的危机和忧患。这是他们作为西陲 小邦的生存之道。而在阴谋翦商的十余年里,这种个性更是表现得 无以复加。

至于周公是否逃脱了那段殷都噩梦的纠缠,史书中没有记载,我 们只知道,在被兄长召唤的每个黎明之前,他都从容清醒如白日,除 了用餐时偶有失控呕吐的习惯,他没表现出任何异常。

显然,周公也已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定位。他知道自己无力独自承 担父亲开启的这一正义而疯狂的事业,但这个使命及其带来的压力, 注定要由他们兄弟二人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